2024年10月16 - 2024年10月18号
English     
首页
热烈祝贺
纺博会
完满闭幕
新闻中心
4 纺博会动态
4 媒体关注
4 盛泽要闻
苏州盛泽东方会展有限公司
咨询热线:
 0512-63599693 / 63599694
传真:
 0512-63506703
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国际会展中心
邮编:215228
 
迎接纺织业“明天的太阳”
来源: 吴江日报 │ 作者:吴江日报 │ 时间:2015/8/28 11:10:47
      “在经济建设上,要更加坚持提升传统纺织产业、培育新兴产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;在市场建设上,要更加重视抓好实体和网上两个市场,不断增强营销能力。
      到2020年,盛泽镇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580亿元,年均增速10%以上;高新技术产值超650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48%,基本形成现代产业格局……”——范建龙

      企业的一小步,产业的一大步 从“盛泽制造”到“盛泽智造”
      盛泽,中国纺织行业的翘楚,同众多经济发达地区一样,盛泽必须直面的“天字号”难题,仍是产业升级。
      “产业升级是企业发展的生路,但也是一条血路,如果缺乏内在的原动力,产业升级之路就注定要失败。而这个‘原动力’必然来自于市场主体。”范建龙说,对于纺织产业来说,简单“制造”的道路必然会走到尽头,如果再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,企业将难以为继,产业始终处于低端。惟一的出路是创新、是“智”造。
      纺织产业是盛泽的优势产业、主导产业,产业占比达94%,以恒力、盛虹、鹰翔为龙头的规模企业正在不断加强技术改造力度,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和产品的附加值。
      恒力化纤公司长丝车间,已经见不到人头攒动的生产景象,但见一排排整齐的“丝饼”汇成白色海洋,整齐而飞快地转动,机器人敏捷地忙碌着。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原先重体力活、难干的活、技术要求高的活被机器人所替代,这不仅是恒力的前进方向,也是盛泽数百家纺织骨干企业的努力方向。
      盛虹股份熔体直纺,在智能分配车和智能分道技术的帮助下,化纤丝自动完成分类、称量、识别,并被送入包装车间,整个车间高效地运转,工业机器人与其他自动化设备不仅彼此协作,还与企业主管的手机互联。“机器换人”已经成为盛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,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,用工需求从低端走向高端,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。
      范建龙告诉记者,盛泽民营纺织企业紧盯“工业4.0”,不少企业在所处产业发展中一马当先,转型路径如“八仙过海”各显神通。盛泽纺织产业呈现出来的新创造和新脉动已经形成,技术创新已成为盛泽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和现实路径。

      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互动
      “互联网+”的“新丝绸之路”
      从最初的“水乡成一市、罗绮走中原”,到如今拥有千亿级市场——东方丝绸市场,盛泽迈向世界级纺织产业基地的脚步铿锵有力。
      从“东方军团”走出去的纵横捭阖到去年的盛泽首届纺博会,再次证明了盛泽纺织产业勃勃生机。为期3天的盛泽首届纺博会,共吸引了国内外的3万余名纺织服装采购商齐聚绸都寻觅商机,供采双方共达成意向订单1000余单,面料意向交易米数超3000万米,意向交易额超1.5亿元。
      市场模式在转型,为企业铺路架桥。今年,第二届江苏(盛泽)纺织品博览会将于10月16日至18日再次在盛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。
      范建龙说:“盛泽人发挥善于逆势崛起、弯道超越的基因优势,不断续写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变化周期盛泽经济跨越发展的传奇。在‘互联网+’的时代,盛泽企业和电商的深度合作也在持续‘发酵’。”
      今年1月29日,盛泽举办阿里巴巴·盛泽产业带年会暨O2O电商模式研讨会。2015年,“助力区域经济新跨越”成为盛泽产业带的发展关键词。围绕这一总体思路,今年上半年,盛泽产业带相继开展了“阿里巴巴年终大促”、“产业星产地”、“阿里巴巴326大促”和“5月纺织面料巡展”等一系列线上活动,吸引人气,扩大影响力。通过这一系列活动,盛泽产业带提升了本地企业转型效率和持续竞争力,形成品牌化、特色化、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。截至今年7月31日,产业带入驻会员已超过400家,成交各类面料超5000万米,成交金额突破1.1亿元。
      范建龙告诉记者,盛泽产业带还将充分利用“盛泽纺织产业集群”、“中国东方丝绸市场”的品牌效应及政府的支持,集合资金、信息、仓储、物流、管理等多方面优质资源,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良性互动,更好地提升市场对外影响力,提升市场交易业态,提升市场成交份额,提升市场服务功能,力求建设成一个安全、专业、公平、具有公信力的纺织电子商务平台。
      一条“互联网+”的“新丝绸之路”由此开启……

      不谋万世不足以谋一时
      战略布局 铸十大公共服务平台
      从“盛泽制造”到“盛泽智造”,从“有形市场”到“无形市场”再到电商模式的“深度发酵”,反映了盛泽传统纺织业谋变的节奏,这不仅要靠企业主动作为,也要靠政府积极有为。
      为此,盛泽加快创新资源向研发高新区集聚,围绕差别化纤维、高性能纤维和生物质纤维的研发和产业化,着力建设研发创新平台,重点建设科技综合服务、标准化、国家级质量检测、软件技术、节能降耗等十大公共技术平台,为政府实施公共技术管理服务提供技术支撑,同时   为企业新产品研发提供技术咨询、检验、认证及培训服务。
      过去,没有英雄的国度就要被人征服,今天,没有名牌的国度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同样也要被人征服。范建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,希望各企业要走知识产权之路,政府部门更要搭建平台引导企业走标准战略之路。
      盛泽也因此实施了知识产权和标准战略。以盛泽纺织特色产业(知识产权)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,为企业提供专利预警、专利分析、知识产权诉讼援助、人才培训和知识产权运营等一条龙的特色服务,有效帮助企业规避侵权风险,打造自主品牌。
      “‘不谋全局者,不足以谋一域;不谋万世者,不足以谋一时。’作为企业老板,眼睛可不能只盯着自己屁股底下的一块了,一定得有合作观念、全局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。”范建龙深有感触地说。
      盛泽开始打造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,依托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,围绕高新区主导产业,鼓励组建纺织新材料产业联盟、软件产业联盟等。同时,盛泽还建立了以企业为决策主体,企业、大学、研究机构三者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。鼓励大学、科研院所、专业技术机构或技术人员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引进投资者成立企业。
      盛泽——产业升级的转轨、企业协助的转轨、科技创新的转轨、政府职能的转轨托起了盛泽纺织产业“明日的太阳”。用盛泽镇党委书记范建龙的话说——“就像地球的转动,不转过去永远看不到新辰,一转过去就会迎来光明!”

CopyRight@2014-2025 版权所有:苏州盛泽东方会展有限公司    备案号:苏ICP备10218165号-1   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0258号